Micro LED领域正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新品新技术、项目建设以及新一轮融资落地。据LEDinside不完全统计,2023上半年,共计约29项Micro
LED新品新技术发布,包括产业上中游的晶圆、芯片、器件、背板材料、驱动芯片、生产设备、微显示器,产业下游显示屏、车灯,终端的消费级电视、AR眼镜等;
约有17项Micro LED最新研究成果发布;6项Micro LED项目进入签约、开工、建设、开业等状态;约有5家Micro LED相关企业获得最新一轮的投融资资金。
行业内的种种动态似乎都在预示,2023年可能是Micro LED走入规模化量产与商业化应用的重要转折点。
的确,在LED行业大量资源投入下,Micro LED技术每年都在一步一脚印地进步当中,面对巨量转移、芯片效率与均匀性等问题,厂商提出了各类解决方案,Micro LED性能得以提升。
但从终端产品价格,应用产品数量来看,性能、生产效率、成本的优化尚未能支撑Micro LED的大规模应用,现阶段的Micro LED还难以与市场主流显示技术进行竞争,特别是在目前Micro LED主要应用的大尺寸显示领域,Micro LED产品的需求尚未起量。
以电视产品为例,去年,三星在中国推出的110英寸Micro LED电视,售价达到惊人的105万元,同尺寸下的4K液晶电视价格仅约为1万~5万元不等。因此,对于这款Micro LED电视产品,消费者更多是以“看热闹”的心态对待,市场并不买单。
要让Micro LED在现阶段打开电视市场普及大门,难免不太实际,在商显和专业显示等主要大型显示应用领域,近年Micro LED的需求也并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
TrendForce集邦咨询此前就曾指出,Micro LED大型显示器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要突破像素均匀性、巨量转移效率、玻璃背板金属化良率等关键技术瓶颈。
尽管大尺寸显示的规模化应用及需求起量仍需一段时间,但产业链相关厂商在新品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
面对Micro LED大尺寸显示关键技术问题,企业也在积极做着最新的技术部署,例如,成立仅3年时间的辰显光电就已针对巨量转移、驱动架构、无缝拼接、混bin技术问题,自主开发了高速巨量转移技术、玻璃基薄膜晶体管(TFT)混合驱动方案、TFT基双面LTPS-TFT背板工艺、混合装配技术等…….
在LED企业大力发展Micro LED大尺寸应用的同时,智能手表、AR眼镜等终端产品兴起带动了对微小尺寸Micro LED的需求,这使得Micro LED另一关键应用逐渐浮现。(转自: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