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24号日本开始投放核污水以来,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而近日有有中国网民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投放广告,讽刺日本排放核污水。
该广告从8月28日在纽约时报广场循环播放。据了解,影片内容是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段画面“wassai”,展示的表演风格惊悚,一度让不少人直呼阴森恐怖,甚至有人认为是“撒旦教的献祭”仪式。
画面配有英文字幕“The opening ceremony in Tokyo, which I couldn’t understand at that time, was originally a trailer on August 24, 2023”(当年看不懂的东京开幕式,原来是2023年8月24日的预告片)。这一行为引得多位网友纷纷点赞,作为LED显示屏人,这也不禁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百城千屏的大背景下,户外大屏是如何充当信息传递角色的?
隐藏的舆论信息战
8月24日13时,福岛核电厂正式开始了核污染排海一事,多年来的争吵在此时落下了帷幕。核污染水之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包括氚在内的64种放射性物质均在其中,甚至一些如铀这样的核弹必须物,半衰期长达45亿年。而根据洋流的模拟情况,排放的核污水会率先登陆美国东岸,对美国的海洋和海产品造成巨大影响。核污水事件在亚洲传播很快,而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大家好像突然发现,西方世界特别是凡事都喜欢“插一手”的美国,此时此刻,民间却没有任何“声音”出现,几乎看不到什么主流媒体长篇累牍的报道这个爆炸性话题。
这么环保的欧洲,这么爱自然爱环境的欧洲,结果面对日本排核污水这个事,竟然是如此的无动于衷,为什么?原来,针对福岛核废水排放一事,美国媒体根本就没有“关注其中”,很多美国民众,甚至并不知道日本排放核污水一事。针对这一事件,有留学生、视频博主等对美国大学生进行采访,大部分受访者基本上都不知道日本已经将核污水排放到了海洋之中。由此可见,西方民众的漠视源自于他们媒体的不报道,而媒体的不报道又源自于政府层面对日本的支持。
美对舆论的封锁超出想象,这导致普通民众要了解到事实的真相难上加难。更讽刺的是,据日本广播协会(NHK)24日报道,针对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上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所谓“虚假信息”,日本外务省制定了加强性应对与传播政策,该计划金额约700亿日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20年2月发布的核污染水处理报告,这笔“公关预算”几乎是当前实际采取的核污染水排海预算(34亿日元)的20倍,蒸汽排放预算(349亿日元)的2倍。日本政府宁愿花大钱公关,也不愿采用危害更小的核污染水处理方案,可见为了在国际上发动舆论战和带节奏歪曲事实的真相,日本确实也下了“血本”
从上述现象我们不难看出美日对国际舆论信息的控制超乎我们想象,中国“热血”网民在美国纽约时代LED大屏投放广告这一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纠正、传播真相的行为呢?同时,这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户外LED大屏作为公共传播媒介载体之一,是怎样承担信息传递角色的?(转自:慧聪LED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