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和OLED显示技术在半导体显示市场中竞争激烈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24-01-24 11:40:22

  讨论了Mini LED和OLED显示技术在半导体显示市场中的发展动态和趋势。Mini LED具有成本低、亮度高等优势,适用于大屏幕和小间距领域;而OLED则在柔性屏和对比度方面具有优势,适合高端产品和特定场景。预计Mini LED将逐步替代LCD并渗透中小尺寸市场,而OLED有望在高端PAD和笔记本中快速渗透。

mini led (4).jpeg

  Mini LED和OLED成为当前显示技术的前沿,Mini LED背光显示技术具有成本低、亮度高和不受烧屏问题影响等优势,适用于大屏幕和小间距领域。OLED显示技术在柔性屏和对比度方面具有优势,适合高端产品和特定场景。

  1.Mini LED和OLED成为当前显示技术的前沿。Mini LED是一种基于LED面板技术的新型显示技术,通过缩小LED芯片的尺寸,实现更好的显示细节和对比度。Mini LED具有更精准的背光控制,从而带来了可观的市场前景。

  2. OLED是一种自发光的显示技术,不需要背光就可以实现显示。这使得OLED屏幕可以更薄,并具有较高的色彩还原度。因此,许多高端手机和电视都采用了OLED技术。

  3. Mini LED背光显示技术与LCD技术同源,成本较低,具备在大屏领域增长的动力。中国大陆在LCD领域产能和份额领先,而Mini LED在亮度和对比度上优于LCD,并且不受烧屏问题影响,具备价格优势。因此,Mini LED有望在中大尺寸屏幕领域和小间距领域迅猛发展,但短中期内成本下降空间有限。

mini led (5).jpeg

  4.小间距LED的价格持续下降,2023年前三季度P1.6以下产品出货面积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增长主要来自教育、政府、医疗和军队领域。Mini LED的增速加快,逐步替代传统产品成为明显趋势。

  5. OLED市场的增长和高代线布局。全球小尺寸OLED在2022年的出货量约为7.5亿片,其中三星占据超过50%的份额,京东方占据超过10%的份额。在高代线OLED产能方面,三星和京东方正在投建8.6代线,京东方8.6代线的预计总投资为630亿,月产能为3.2万片,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

  6.智能手机是OLED屏幕的主要应用场景,国内旗舰机广泛采用OLED技术,而折叠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90%。然而,中短期内中大尺寸OLED的价格难以优化,产能限制和显示效果不及Mini LED。因此,OLED在中大屏市场短期内难以与Mini LED竞争。但在中长期内,预计OLED在高端PAD和笔记本电脑市场有潜力,并且全球8.6代OLED产能的释放将降低成本。预计到2026年左右,OLED成本有望在IT中尺寸上进一步降低。

  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发展领先于其他显示技术,特别是MiniLED和OLED技术。MiniLED技术通过缩小LED芯片尺寸,实现更精细的显示效果和更高的对比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OLED技术则以自发光特性和高色彩还原度为亮点,广泛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和电视。然而,MiniLED技术的生产成本较高,而OLED技术的寿命和价格仍存在问题。

e72e8cb3995e501c1682b84dea89bd15.jpg

  1. MiniLED技术基于现有LED面板技术,通过进一步缩小LED芯片尺寸,实现更精细的显示效果和更高的对比度。MiniLED具有更为精准的背光控制能力,能够实现分区控光,尤其在大屏领域具备强劲增长动力。此外,MiniLED技术基于成熟的LCD产业链,成本较低。

  2.OLED技术以自发光特性和高色彩还原度为亮点。由于不需要背光就能实现显示,OLED屏幕可以做得更薄,并且色彩还原度极高。目前许多高端智能手机和电视都采用OLED技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尽管MiniLED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其生产成本和技术门槛较高。这使得MiniLED在市场上的普及面临一定的挑战。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MiniLED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尽管OLED技术具有自发光特性和高色彩还原度,但其寿命问题和相对较高的价格仍然存在。OLED屏幕的寿命相对较短,可能会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高成本也限制了OLED技术的普及程度。

  5.MiniLED技术在大屏领域具备强劲增长动力。由于其在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表现上优于传统LCD技术,尤其是在中大屏尺寸表现上更加出色。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本的降低,MiniLED有望在大屏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6.OLED技术可以实现柔性屏,具有较低的能耗和优异的对比度表现。这使得OLED在柔性屏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成本的降低,OLED有望在柔性屏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7.综合不同显示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我们认为未来显示市场将是多技术并存的局面。MiniLED和OLED技术将在适合自身场景中发展和渗透,相互补充而非替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显示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8.中国大陆在显示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产能和市场份额。LCD产业链在中国大陆配套相当完善,中国大陆的LCD份额预计将超过70%。这为MiniLED和OLED技术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韩国LCD产线逐步退出市场,中国大陆有望进一步扩大其在显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MiniLED将逐步替代LCD并渗透中小尺寸市场,特别是商用市场。折叠设备的出货量增长将推动国内市场增长。预计2025-2026年,高端IT产品领域的替换将引爆市场需求。MiniLED在大尺寸TV市场发展迅猛,因技术与成本优势,能实现更高亮度和对比度,且能耗更低且无烧屏问题。OLED屏幕价格仍较高,但智能手机等领域已广泛采用。全球OLED产线主要为5.5代线和6代线,韩国的产能比例正在下降。

Micro LED屏幕.jpg

  1.MiniLED在大尺寸TV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但由于技术与成本优势,发展势头迅猛。传统LCD目前处在升级瓶颈,未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有限。MiniLED因小间距LED灯珠,能实现更高亮度和对比度。它比OLED能耗更低,无烧屏问题,且成本上有显著优势。

  2.MiniLED已在特定商业场景如会议屏幕、展览屏幕和广告屏幕中快速渗透。在小间距领域,MiniLED已广泛应用。

  3.未来折叠设备的出货量增长将带动国内市场增长。预计2025-2026年,随着包括北美客户的核心产品向OLED屏幕转变,高端IT产品领域的替换将引爆市场需求。

  4.目前随着LED产线的稳定,小间距LED价格呈持续下降趋势。MiniLED在P1.6以下产品的出货面积同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而OLED屏幕价格仍然较高,尽管在智能手机等领域已广泛采用。

  5.目前全球量产OLED产线主要是5.5代线和6代线。2022年全球小尺寸OLED出货量约为7.5亿片,其中三星占比超过50%,京东方占比超过10%。其他公司的产能与LCD类似,国内厂商正在逐步压缩韩国厂商的市场份额。

  6.目前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采用了OLED屏幕,且相关的价格区间正不断下探。智能手机是OLED的主要应用场景。

  7.OLED的商用价值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发现。直到2008年三星推出第一款OLED手机,加之随后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高端旗舰手机采用OLED屏幕的趋势逐渐形成。

  8.从2018年到2023年,韩国的OLED产能比例预计从超过80%下降到约55%左右。全球范围内,OLED产能的布局正在发生变化。

  京东方宣布投产8.6代线OLED产线,预计2026年底实现量产。智能手机市场中,OLED屏幕应用占比达75%,折叠手机成为OLED增长引擎。MiniLED逐步替代传统LCD,在大屏和商用显示中具有潜力。OLED在中小尺寸屏幕上继续渗透,未来有望在高端PAD和笔记本中快速渗透。显示行业更新迭代速度较慢,机会存在于设备和材料公司。

c9262a7a67c21321d15bf5985bc56f60.jpg

  1.目前只有三星和京东方分别投建了8.6代线的OLED产线。京东方在近期宣布了其8.6代线的投产消息,预计总投资为630亿,月产能为3.2万片,建设周期预计为34个月。若一切进展顺利,预计到2026年底能实现8.6代线OLED屏的量产。

  2.智能手机在国内领域中依旧是主要的一个应用场景。2022年智能手机在OLED屏幕应用占比达到了75%。具体到机型,包括苹果的14系列和15系列全系列,三星的S系列,以及华为的mate50和mate60系列,还有小米14全系列,都采用了OLED屏幕。在智能手机领域,旗舰机搭载国产屏幕已成为明显趋势。另外,由于OLED适合折叠属性,主流折叠机都采用OLED显示屏。

  3.从需求的角度来看,MiniLED在大屏和商用显示中逐步替代传统LCD,成为趋势。OLED在中大屏幕上由于烧屏和亮度低等因素,难以与MiniLED或传统背光技术相比。中短期维度看,折叠手机是OLED当前最强的增长引擎。

  4.从国内角度看,柔性屏的产能以及中小屏布局较为完善。柔性OLED是实现折叠手机的关键。今年下半年,华为MateX5、OPPO FindN3、小米Float等折叠机密集发布,消费者选择更多元化,价格也呈下探趋势。根据第三方数据,前三季度折叠手机出货量接近200万台,同比增长90%。在份额上,华为重新获得超过30%份额。

  5.在IT部分目前只有部分产品,如PAD,搭载OLED屏幕,且价格较高,未来在IT领域的渗透,主要还是依赖北美核心厂商及国产的华为所带动。随着北美消费电子核心厂商PAD产品和笔记本产品OLED版本的推出,有望加速OLED在高端笔记本和PAD中的渗透。

  6.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显示行业的更新迭代速度较慢,技术寿命相对较长。LCD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起源,广泛使用至今;OLED自80年代发现商用价值,08年后随三星首款手机普及。同时,显示技术常伴随大规模投资。比如,8代LCD产线投资通常超过250亿,而8.6代OLED产线投资更达到630亿,超出预期。因此,设备和材料公司如奥莱德新宜昌等具备投资价值。

  7.在半导体显示市场,多种显示技术并存。不同显示技术将继续发展和适应各自场景,各核心技术互相补充。MiniLED在大屏和商用显示中将逐步替代传统LCD,这是一个趋势。而OLED在中小尺寸屏幕上继续渗透,特别是在折叠手机和高端PAD、笔记本中的应用有快速渗透的机会。

  8.未来显示行业的投资机会存在于设备和材料公司。特别是随着8.6代OLED产线的投产和转移,设备公司以及相关材料公司都具备投资价值。显示行业的更新迭代速度较慢,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投资机会仍然存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