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同推动Micro LED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24-06-28 15:44:37

  随着显示技术和各种显示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发挥的作用持续增加,显示产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日经BP(上海)总经理易扬认为,2023年,在全球产业下行周期中,中国经济面临周期错位和逆全球化潮流双重挑战,行业承压下中国新型显示产业仍然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依托庞大的产能优势,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特别是在TFT-LCD和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技术上,不管是产能、出货还是价格和盈利,中国大陆地区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LED (3).jpg

  “随着中国大陆新型显示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显示产业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梁新清表示。

  梁新清向记者透露称,目前,最早实现新型显示产业化的日本已基本退出显示面板的规模化生产,但凭借强大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经验和材料、装备技术基础,日本在新型显示行业特别是高端供应链的研发配套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企业近两年也陆续退出目前产能规模最大的TFT-LCD领域的竞争。

  “韩国同行的退出并不意味着LCD市场的终结,当前显示主流市场LCD显示屏仍然是主角,而且韩国品牌的LCD电视仍是全球销量最大的。同时,韩国同行在AMOLED领域保持着技术领先优势。”梁新清强调。

  此外,梁新清表示,中国台湾地区同行依然活跃在TFT-LCD赛道,积极探索并布局Micro LED等未来技术。

  “中国大陆凭借庞大的市场优势和显示面板规模优势,已在全球行业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并在本土供应链的培育和未来显示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和积极布局。”梁新清表示。

  易扬表示,随着全球LCD面板、OLED面板等产能持续向中国大陆迁移,对上游供应链的本地化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拉动作用。2024年,显示材料和设备本地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发展进程。

  “我们始终认为,一个行业,特别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同行和全产业链同仁的共同努力。需要通过上下游协同来推动技术进步、应用创新;通过积极的交流和合作在良性竞争中,共同承担起推动全球新型显示发展的责任。”梁新清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