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MicroLED不涉及巨量转移技术,但存在侧壁效应、红光效率低、全彩化技术复杂等难点。
一、AR MicroLED不涉及巨量转移技术:巨量转移(将LED硅晶圆基板上生长的Micro LED转移到驱动背板)是MicroLED量产制造核心难题,转移良率和精准度要求极高,但由于AR显示器面积小,像素尺寸和间距只有几微米,不涉及巨量转移技术。
二、MicroLED侧壁效应:MicroLED像素尺寸缩小、芯片的周长面积比增大,导致侧壁的表面复合增多,非辐射复合速率变大,从而致使光电效率下降,此外器件制备过程中的ICP刻蚀也会加重侧壁缺陷,侧壁效应会影响Micro LED实际功耗表现。
三、 MicroLED红光效率不足:蓝光、绿光LED是在蓝宝石、碳化硅或硅衬底上生长 InGaN 等三元材料,红光 LED 大多是在GaAs 衬底上生长 AlGaInP 四元材料,相较于蓝绿光,AlGaInP红光MicroLED尺寸减小导致效率下降更为明显。材料创新
(例如InGaN红光MicroLED )和技术优化是解决MicroLED红光效率不足的主要途径,23年10月JBD宣布其0.13英寸MicroLED红光芯片亮度突破100万尼特大关,其中,新一代AlGaInP 外延技术极大减弱了 MicroLED 表面非辐射复合影响,延缓了红光 MicroLED 在<5um 尺寸下的光效急剧衰减的趋势,结合芯片钝化技术,进一步突破了红光尺寸效应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