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全彩成为焦点 芯片厂商各有技术优势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24-09-13 10:33:48

  单片全彩是Micro-LED微显示技术的挑战之一,也是行业内各大芯片厂商重点投入研发攻克的方向。不仅仅是芯片厂商,终端厂商也期待用上全彩的显示方案,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和竞争优势。

微信截图_20240913103209.png

  在终端应用中,单色Micro-LED显示方案是应用最多的,包括魅族 MYVU标准版、李未可 MetaLens S3、OPPO Air Glass 2等。采用全彩Micro-LED方案的有雷鸟创新。

  2023年10月发布的雷鸟X2 Lite采用全彩Micro LED+衍射光波导方案,被认为是业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双目全彩Micro-LED+光波导方案的AR智能眼镜。

  目前,单片全彩Micro-LED受限于技术成熟度、工艺复杂度、量产难度等多个问题,在应用端并不常见。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单片全彩Micro-LED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也成为产业链企业以及学术界都在关注的焦点。资料显示,Micro-LED的全彩化主要有棱镜合色(X-cube),量子点转换,垂直堆叠(VSP)等技术路径。

  不同技术路线都有芯片厂商在布局。棱镜合色是将附于三个不同面的红、绿、蓝单色 微显示面板进行光学合色,达成全彩显示效果。据了解,雷鸟 X2正是采用了该方案。镭昱科技、鸿石智能、思坦科技采用的是量子点转换。诺视科技采用的是垂直堆叠。JBD也在2023年根据垂直堆叠发布了单片全彩的Demo。

  虽说部分厂商用了同一种技术路线,但在核心技术的布局上各有不同。镭昱创始人兼CEO庄永漳在接受电子发烧友网采访时表示,镭昱重构了单片集成技术,采用大尺寸晶圆级键合技术,配合自研光刻式量子点工艺(QDPR),在精度、效率以及量产可行性上具备优势。思坦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量子点转色方案,可以让Micro-LED的sRGB色域提高到139.4%,呈现出色彩细节度更高的图像效果。鸿石智能预告,公司将发布首个0.12英寸、超100万尼特亮度的单片全彩Micro-LED显示芯片。

  诺视科技在8月宣布推出量产级单片全彩XGA Micro-LED微显示芯片,峰值亮度超过50万尼特。该产品基于诺视WLVSP(晶圆级堆叠)技术平台,将RGB三原色化合物和硅基CMOS驱动背板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集成。诺视科技介绍,公司打通垂直堆叠工艺流程,实现AlGaInP和GaN材料体系的单片集成。

  但不管是棱镜合色、量子点转换,还是垂直堆叠都存在技术难点,包括工艺成熟度、材料、成本、量产可行性等方面。巨大的市场之下,如何加快 Micro-LED微显示芯片的量产步伐,是业内都在关注的问题。在量产进程上,思坦科技在今年6月宣布厦门Micro-LED量产基地正式投产。诺视科技预计将在2025年量产单片全彩微显示芯片。

  鸿石智能在不断提升工艺成熟度,为大批量产做铺垫。为了适配更多下游客户的产品,芯片厂商推出全彩Micro-LED也从支持单一接口,到同时支持多个接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