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方国家教授课题组和东莞理工学院周海特聘教授课题组关于纯碘全无机锡铅钙钛矿量子点的最新研究成果。
3月18日,媒体报道,Micro LED微显示芯片研发商诺视科技完成亿元Pre-A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力合资本领投,老股东盛景嘉成、汕韩基金以及九合创投加码投资。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志国教授团队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在线发表了题为“激光驱动的瓦级宽带近红外光源”(Laser-Driven BroadbandNear-Infrared Light Source with Watt-Level Output)的研究论文。
3月13日,博主 @看山的叔叔爆料了华为智慧屏 V5 Pro 75 和 V5 75 的具体配置参数,并预测华为智慧屏 V5 75 的售价在 8999 元左右。
3月12日,苹果(Apple)宣布将扩大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实验室以支持产品的制造,将在上海和深圳扩建及新增实验室,为智能制造,产品的可靠性、质量和材料分析提供支持。
近日,群创总经理杨柱祥,在回答与苹果micro LED屏手表项目取消相关事项时透露,“群创仍看好 Micro LED 车用市场,如 Panoramic Display(PHUD)——公司已获汽车大厂承诺抬头显示器采用 Micro LED 技术”。
作为又一家挺进micro LED直显市场的巨头,TCL是去年全球彩电销量三甲之一,在全球显示产业界“风头无量”。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TCL旗下的华星光电是全球第二大LCD面板供应商。TCL推出micro LED产品,亦说明至少在大尺寸上micro LED技术拥有超越LCD的巨大潜能。
近日,围绕Micro LED显示专利纠纷,有关"像素引擎"、“虚拟像素”的新型技术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关注。一直以来,针对Micro LED芯片采用的封装工艺,MIP和COB两种技术路线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全国“两会”历来发挥着总结过去、计划未来的承前启后作用。“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产业政策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对应到LED显示屏市场,往往也会孕育相关发展机会。那么今年两会,LED显示屏行业有何前瞻性信号?又有哪些机会可能孕育呢?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LED显示屏也以更加多元化应用形式出现,例如xR虚拟拍摄、裸眼3D、一体机、影院屏、租赁屏、透明屏、异形屏等,这些创新应用的兴起,加快LED显示屏走入大众生活当中,为LED显示屏行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潜力十足的细分领域市场。
LED显示产业如同在大海航行,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Mini/Micro LED相关技术仍然在不断突破,工艺不断精进,降本增效下,一个崭新的时代或正在来临。说了几年的小间距与发展超快的微间距LED产品之间需要一个过渡期。
光电半导体整合方案供应商弘凯光电公布2023年财报,2023全年营收为8.8亿元(新台币,下同),税后纯益1.6亿元,全年每股纯益(EPS)为2.4元。2023年营运呈现逐季成长态势,主要受惠于智能感测及汽车应用两大领域产品的出货量持续提升。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其在柔性显示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发展新材料体系以提升OLED器件性能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缺乏有效的材料分子核心骨架等原因,相比发光材料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电子传输材料(ETMs)的发展相对滞后。
3月6日,聚灿光电发布公告,宣布拟变更“Mini/Micro LED芯片研发及制造扩建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共计8亿元)用途,用于新项目“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项目”的实施。本次变更后,剩余的募集资金将继续实施原有项目,原募投项目的资金缺口部分将由聚灿光电以自筹资金继续投入。
2月26日,在深圳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指导、Mini/Micro LED分会主办的“第六届Mini/Micro LED显示产业生态大会”上,洛图科技(RUNTO)LED显示供应链事业群研究总监郑海艳
显示技术变革加快,行业竞争进入洗牌期。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显示技术至少经历四次产业技术颠覆式变革,从早期的CRT阴极射线管(体积大笨重,不支持大尺寸)、PDP等离子(尺寸单一日系技术垄断)、LCD液晶电视(轻薄大尺寸化),到目前韩日主导的OLED直显和中国主导的Mini/Micro LED争夺下一代显示路线。
COB渗透率快速。2023年是COB技术的爆发元年,COB技术在小间距段产品,尤其在P0.93、P1.25及P1.56三个间距段正对SMD技术形成快速替代。根据洛图统计数据,在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产品(P2.5及以下间距)中,三季度COB产品出货面积同比增长近2.5倍,销售额渗透率达到14.4%,同比提升7.8pct,较Q1/ Q2的8.3%和10.7%也有明显加速渗透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