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JBD在官网宣布,公司基于垂直堆叠架构所研发的单片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器“凤凰”(Phoenix)系列,实现了200万尼特的白平衡亮度,创造了最新的行业纪录。
12月17日,加拿大Micro LED技术开发商VueReal宣布,将在2025年1月7日至10日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 2025展会上首次发布其设计参考套件,加速Micro LED技术应用发展。
12月18日,美国半导体设备厂商Veeco宣布,錼创已通过对公司旗下MOCVD设备Lumina®的认证,设备将被用于下一代Micro LED的生产。目前,錼创已下单订购两套设备,计划2025年交付。
近年来,汽车科技的飞速发展,照明和显示系统在提升驾驶安全和乘车体验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这一领域,Micro-LED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Micro LED厂商錼创今年11月营收3.22亿元(新台币,下同),年增283.07%,为上市以来单月营收最高,系因设备销售营收认列挹注,11月归属母公司净利达4929万元,年增200.09%,EPS 0.46元。錼创今年前三季EPS -0.54元,以第四季的获利趋势而言,全年转盈非常有机会。
今年5月,谷歌在其I/O大会期间展示了一个名为Project Astra的多模态AI项目,其可识别音频、视频、文本等多种内容信息,并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在演示时,谷歌展示了Project Astra在AR眼镜原型上运行的效果。
12月16日,TCL举行“光生万象”2024 TCL QD-Mini LED新技术发布会。发布会上,TCL科技升级多项技术以提升Mini LED电视效果,并发布了搭载最新显示技术的QD-Mini LED电视T6L。
2024年Mini/micro LED直显产品的发展进入一个微妙时刻。一方面,技术进步持续加码、创新层出不穷,包括MIP在内的规模化应用方案量产落地;另一方面,行业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问题亦凸显,部分项目推迟量产。而要看懂这两种不同的行业情形,则必须从“细节”入手。
11月4日,据Nature Communications官方网站消息,韩国国民大学、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庆熙大学和浦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面选择性介电泳自组装技术,研制出一种高性能鳍式发光二极管(fin-LED),有望用于下一代无机显示器。
丽清10日公布11月合并营收8.63亿元(新台币,下同),月增7.58%、年增7.74%,刷新历年同期新高;累计2024年1至11月合并营收84.23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12.86%,创历年同期新高。
据“济南日报”报道,半导体智能光电全产业生态链项目被列为2024年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2亿元,主要生产小间距显示屏、COB-Mini/Micro LED显示屏、柔性屏以及定制化差异屏等产品。
据台媒报道,錼创科技启动上市以来的首次募资计划,董事会决议通过两种方式筹措资金:发行总额8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79亿元)的有担保转换公司债(CB),以及1.2万张现金增资。
Micro LED显示技术是在微型发光二极管(LED)的基础上进行微缩化与矩阵化而得到的新型自发光显示技术,因其高亮度、高比度、高分辨率、快响应和低能耗等优势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Micro LED兼具LCD和OLED显示技术的优点,同时因其属于无机发光二极管,不存在OLED有机材料寿命的制约和烧屏问题,更是被期望为颠覆产业的“终极显示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孙海定教授的iGaN实验室开发了一种具有光能量自监测、自校准、自适应能力的三维垂直集成深紫外发光器件阵列。该团队成功将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阵列和探测器分别集成在透明蓝宝石衬底两侧,并将它们首次应用于新型无掩膜深紫外光刻技术中。
MicroL 生态联盟 2024年12月09日 08:51 上海Micro LED技术的发展为车载显示、AR/VR等新兴应用领域带来了动力。随着这些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显示行业的上下游在Micro LED领域的合作愈加紧密,行业整合趋势愈发明显。近期,多家显示领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大在Micro LED技术方面的合作力度。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日前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Mini/Micro LED成为近年最热门的显示技术之一,超高显示性能以及持续下降的成本,让其持续稳固大尺寸显示领域地位的同时,还不断往电视、AR眼镜等应用领域延伸。
Micro LED技术指的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每个像素都可以单独定址和驱动点亮。这种技术可以看作是户外LED显示屏的微缩版,将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低至微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