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HKC惠科在高端显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完成全球首款硅基GaN单芯集成全彩Micro-LED芯片 (SiMiP)在微间距LED大屏直显领域的应用的研发。该技术基于立琻半导体SiMiP芯片基础上的共同研发,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显示效果。
Mini LED背光技术通过集成更多的灯珠并进行分区控光,提升对比度、亮度等多种显示性能,赋予了LCD显示屏新的发展生命力。进入2025年,无论是在技术层面或者应用上,Mini LED背光技术都有一些特别的趋势出现,Mini LED背光技术的发展或就此升级进入2.0新时代。
Micro LED透明显示技术因其广阔的应用场景备受关注,但目前企业更多聚焦在展会上概念性展品的发布。据LEDinside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十家企业推出了透明Micro LED显示相关的产品。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随着Micro LED技术的发展,通过采用透明的玻璃或塑胶电路板,结合Micro LED元件的微型化,大幅提高了屏幕的透明度。通过精确的设计和布局,Micro LED屏幕的非发光区域(例如电路和驱动部分)能够做到极小化或者透明化,最大程度上减少对透明度的影响,这使Micro LED成为最为炙手可热的透明显示技术。
Micro LED需求持续增长,錼创科技去年单季营运已见亏转盈,随着电动车智慧座舱、TV及AR、VR获得愈来愈多客户采用后,整体经济规模将逐步显现,加上良率持续提升,将有助于获利持续成长。
春节假期的喧嚣与欢腾已悄然落幕,然而,在这短暂的节日时光中,LED技术已融入了节庆的每个瞬间,从春晚舞台上那绚丽多彩的表演效果,到各地春节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的氛围营造,再到电影院中沉浸感十足的LED电影屏,LED技术点燃了节日氛围。
据最新消息,三星电子在2025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首次亮相了其RGB Micro LED电视原型机,这一创新之举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三星既往推出的Micro LED技术不同,此次展示的RGB Micro LED电视采用了微型RGB三色LED背光方案。
人类对于极致美好的追求永不止步。回顾LED显示行业发展的这些年,从户外大屏,到室内小间距,再到如今MINI LED显示概念大热,凝结了无数行业奋斗者探索的心路历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2月8日,先导科技集团宣布,旗下威科赛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科赛乐”)与某显示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Micro LED技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2月26日,《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吹风会举行。《实施意见》提出,2027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到2030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
鸿海全力抢攻AI眼镜商机,积极筹组生态系,继找来英商Porotech后,触控面板大厂业成、晶圆代工厂力积电、LED厂富采等生态系伙伴陆续浮上台面,期盼借此壮盛的阵容,拿下苹果AI眼镜代工订单。
LED显示屏的发展国内已经皮软了吗?卷不动了吗?还是重心放到了国外市场?上半年,海外市场上,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对LED显示屏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其他市场如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也在保持稳步增长。
富士康(Foxconn)(12 月 24 日)发布公告,宣布和英国公司Porotech 达成合作,共同进军 AR 眼镜市场,并计划于 2025 年第 4 季度启动 Micro LED 晶圆量产。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显示技术领域,MicroLED作为一项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它承载着人们对于前所未有的图像质量、能效及产品微型化的无限期待。然而,从概念迈向量产的道路绝非坦途,诸多棘手难题横亘其中。
12月24日,据金融时报消息,Meta计划最早于明年为其Ray-Ban智能眼镜添加显示屏,因为这家美国科技巨头正加速打造轻量级头戴设备的计划,欲使该头戴设备取代智能手机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计算设备。
Micro LED技术的优势,不仅吸引了LED企业的目光,面板企业也在持续关注,天马微电子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知名面板企业,天马近年来积极进行着Micro LED技术研究与产能建设,对于Micro LED技术优势与发展难点已有更清晰的了解。对于未来的发展布局,天马也有更清晰的规划。
氮化物基发光二极管(LED)可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及通信领域。其中,光源的线偏振特性作为一项关键的功能扩展,为显示背光、3D成像、信息加密和生物医学诊断等领域开辟了全新的应用路径。然而,现有的在c平面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的LED普遍被视为非偏振光源,偏振消光比(ER)极低,难以满足应用需求。